要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全世界將需要大量的綠色氫,而風能將提供其生產所需的很大一部分電力。
西門子歌美颯公司(Siemens Gamesa)和西門子能源公司(Siemens Energy)今天宣布,他們將聯合進行海上風電制氫的開發,以應對這十年的主要挑戰之一——實現經濟脫碳,以解決氣候危機。
目標是五年內投資約1.2億歐元,用于開發完全集成的海上風電制氫解決方案。該項目是開發能夠以工業規模從海上風電中獲取綠色氫解決方案的第一個重要步驟。開發的項目將幫助重型運輸和重工業等難以減排的行業實現脫碳。在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Hydrogen Republic of Germany”創意競賽的框架內,西門子正致力于開發的一種創新解決方案,將電解槽作為一個整體完全集成到海上風力發電機中,在發電的同時直接生產綠色氫。其計劃在2025/2026年之前提供解決方案的全面海上演示。
“我們在海上風電行業擁有超過30年的經驗和領導地位,加上西門子能源在電解槽方面的專業知識,匯集了聰明的頭腦和尖端技術來應對氣候危機。我們的風力發電機在全球能源系統的脫碳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風力轉化為氫氣的潛力意味著我們也可以幫助難以減排的工業完成脫碳。我們的員工是塑造綠色未來的一部分,這讓我感到非常自豪。”西門子歌美颯首席執行官Andreas Nauen表示。
西門子能源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Bruch解釋道:“與西門子歌美颯一起,我們處于一個獨特的位置來開發這個改變游戲規則的解決方案。我們是一家能夠利用高度靈活的電解槽技術,并創造和重新定義可持續海上能源生產的未來公司。隨著這些進展,擁有豐富海上風力資源的地區將成為氫經濟的潛在來源。這使得我們能夠儲存和運輸風能,從而減少經濟中的碳足跡。”
在未來5年的時間里,西門子歌美颯計劃投資8000萬歐元,西門子能源計劃投資4000萬歐元。西門子歌美颯將調整其開發的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SG 14-222 DD海上風力發電機(該機型擁有14MW容量,提升后可達到15MW,葉輪直徑222米,葉片長108米,掃風面積3.9萬平方米,大約相當于5.5個標準足球場),將電解系統無縫集成到這款渦輪機的運行中。通過利用西門子歌美颯在海上風力發電方面的復雜知識和數十年的經驗,將電力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模塊化的方法確保了可擴展的海上風電制氫解決方案的可靠和高效。西門子能源將開發一種新的電解槽,不僅能滿足惡劣的海洋離岸環境的需求,并與風力發電機完美同步,而且還將為綠色氫創造一個新的競爭基準。
最終,完全集成的海上風電制氫方案將使用位于海上風力發電機塔基底部的電解槽陣列生產綠色氫,為海上制氫開辟了全新的道路。該解決方案通過離網運行來降低氫的成本,并將促進更多更好的海上風力發電場被開辟出來。這兩家公司的合作將創建一個試驗平臺,使大規模、成本效益高的制氫成為現實。
這些開發項目是H2Mare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是一個燈塔項目,可能得到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創意競賽“Hydrogen Republic of Germany”的支持。H2mare項目由西門子能源牽頭的聯盟發起,是一個由多個子項目組成的模塊化項目,來自工業、研究所和學術界的30多家合作伙伴都在為之貢獻力量。西門子能源公司和西門子歌美颯公司將在各自的建設模塊中為H2Mare項目做出貢獻。

關于氫及其在綠色能源轉型中的作用
目前,全球每年生產8000萬噸氫,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約2000萬噸達到1億噸大關。然而,目前只有1%的氫來自綠色能源。其中大部分來自天然氣和煤炭,其轉化過程每年排放出高達8.3億噸的二氧化碳,超過整個德國或全球航運業的排放量。取代目前的高排放制氫方式需要820GW的風力發電能力,比目前全球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高出26%。
展望未來,許多研究表明,到2050年,隨著向綠色氫的重大轉變,全球氫產量將增長至5億噸左右。預計到2050年,要滿足需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需要達到1000GW至4000GW,這突顯出風力發電增長的巨大潛力。
(原文來自:Siemens 全球氫能網、中文字幕2020永久在線綜合) |